2025-07-22 18:45 大财网 www.idacai.com 浏览:次
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上,青春力量正成为生动注脚。2025年7月7日至7月13日,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“知行珰村?青春医线”实践团走进休宁县月潭湖镇小珰村,围绕教育赋能、文化铸魂、健康守护三大方向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,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,用专业实践筑牢乡村成长基石。
教育赋能:多元课程筑基+美育基地长效化,厚植乡村成长沃土
为深入贯彻“五育并举”方针,实践团精心设计系列课程,兼顾当下学习体验与长远教育发展,更联合当地政府搭建美育实践基地长效合作机制,推动教育成果持续落地。
图为实践队员为同学们讲述校训 武悠/提供
“校史薪火传”课程以安徽理工大学校史为依托,讲述优秀校友科学家柴登榜的事迹,结合学校八十年来能源报国、工业报国的历程,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与理想信念;“手工艺筑梦”课程带领学生制作纸杯风车,在掌握手工技巧的同时渗透物理原理,兼顾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培养;“水墨同一心”课程传授国画技巧,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,同时通过绘画表达情绪,提升自尊与自我效能感;“音符跳跃”课程开展基础音乐知识教学、歌唱指导与乐器体验,组织学生合唱《紫荆花盛开》,传递中国香港与祖国的血脉联系,强化团结意识与家国情怀;“实验奇趣探”课程通过维生素流星实验,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思维,践行科普号召,播撒科学种子。
图为实践队员和同学们一起做科学实验 武悠/提供
为让多元课程融入常态化教育体系,实践团与当地政府共建美育实践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,双方致力于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,为小珰村及周边青少年提供持续优质的教育服务,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图为安徽理工大学美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武悠/提供
此外,志愿者开展的课业辅导解决了学生学习难题,也为忙于农活的家长减轻负担。“自己文化水平不高,农活又忙,没能力和时间辅导孩子,幸亏有你们在。”乡亲们的反馈道出了实际需求,而志愿者们也在一次次辅导中,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信心与动力。
图为实践队员为同学辅导作业 武悠/提供
文化铸魂:非遗传承创新+中草药产业融合,激活乡村内生动力
实践团以非遗传承与特色产业为抓手,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。
“鱼跃龙门?灯传古今——小珰村篾竹鱼灯”活动中,队员与传承人深入交流,了解篾竹鱼灯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困境。活动现场,学生在传承人指导下学习制作技艺,既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,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,强化对本土文化寓意与象征的理解,提升乡村文化生命力。
“本草探秘之旅:中草药园观察”活动则聚焦当地特色产业。队员走进种植基地,实地了解梯田式中草药种植方法,以及丹参、粉防己等特色中草药的生长特性与药用价值。中草药的系统培育不仅为周边提供大量就业岗位,带动经济发展,更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,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振兴的双向赋能。
图为实践队员深入中草药园学习 武悠/提供
健康守护:医学专业实践+安全知识宣教,筑牢乡村健康屏障
依托临床医学专业优势,实践团围绕夏季健康风险与基础医疗知识开展系列活动,为乡村健康保驾护航。
“健康中国建设:安全与健康守护”课程针对性普及夏季安全知识,通过情景模拟、互动问答与实操演练,讲解防溺水、中暑、蚊虫叮咬、食物中毒等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法;开展肺结核防控宣教,从青少年群体入手推动国家结核防治工作,提升学生自我保护与应急能力。“村医故事之旅”中,队员与基层医疗工作者深入交流,既让学生感受医者仁心与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奉献,也强化自身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责任使命,为健康中国建设积蓄青春力量。
图为实践队员宣传肺结核知识 武悠/提供
在小珰村的田野上,纸杯风车的转动、篾竹鱼灯的光亮、求知的眼神,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。“三下乡”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传递,更在于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浸润。每一次课程互动、每一项实践体验,都在为乡村青少年的成长蓄力,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。
乡村振兴是一场长期实践,需要青春力量与时代需求的持续对接。目前,实践团已与当地政府达成共识,计划以美育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长效合作机制。未来,双方将聚焦乡村美育常态化、文化传承活态化、健康守护网格化等方向深化合作,探索教育与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。实践团也将持续扎根乡村,以临床医学专业优势助力基层发展,在长效机制推动下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智慧,让青春光芒照亮乡村振兴之路,共同绘就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新画卷。乡村振兴,步履不停。(姜海眉 武悠 吕冠文)
来源:东方财经网 作者: 综合 编辑:综合
热门推荐
热门推荐
焦点